1934年10月,第五次对抗国民党“围剿”没成功后,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只好离开中央苏区,踏上了一条既辛苦又壮丽的万里长征路。
后来的事实证明,长征不仅走得对,还特别了不起。可奇怪的是,那时候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却并不支持红军长征,这究竟是为啥呢?
早在1934年5月的时候,中央红军对抗敌人的“围剿”行动大体上是败下阵来了,于是中央在瑞金开了会,打算进行战略撤退。
但是,那时候的中国共产党是听从共产国际指挥的,有啥大动作都得跟共产国际说一声。所以,中央就把要战略转移的想法告诉了共产国际,等着他们给指个方向。
不久,共产国际就回了电报,他们大体上赞成红军转移,以便留住力量。不过他们也清楚指出,红军现在依然很强大,中央苏区的资源也还没用完,所以应该号召更多人拿起武器,在新的环境里让自己变得更强更大。
说白了,共产国际不赞成红军转移,他们觉得红军和苏区的力量还挺强,应该继续留在苏区战斗。
那时候,共产国际拥有着极大的权威,所以,中央只好先放下红军转移的安排,打算壮大新的军事力量,好跟国民党军队继续对抗。
到了9月份,蒋介石为了把苏区彻底消灭干净,想了个叫“铁桶计划”的法子,他调动了150万大军,还有300多架飞机,打算从四面八方一起进攻,然后再把苏区团团围住,目的是要把中央苏区一网打尽。
就红军当时的力量,再加上李德和博古的胡乱指挥,根本没办法对抗那个严密的“铁桶阵”,可以说,红军处境非常危急!
还好,在那个紧要关头,国民党赣北第四行署的专员,还是个少将保安司令,叫莫雄的人,因为对蒋介石“要先打内战再打外敌”的做法不满,就把这个超级秘密的计划透露给了中共的地下党员项与年。项与年一听,大吃一惊,二话不说就连夜赶路,克服了好多困难,终于在10月7号把这份重要的情报安全送到了中央苏区。
这时候,中央商量了一番后,决定赶紧换个打法,马上行动!
10月10号,中央红军的主力,总共有8万6千多人,从苏区踏上征途,开启了一段既艰苦又壮丽的万里长征!
有资料显示,斯大林一听到红军开始长征的事儿,大吃一惊,心里直嘀咕:他们怎么就这么突然走了呢?这显然表明,斯大林本意上是不希望红军离开苏联地区的。
那么,为啥斯大林和共产国际不支持红军进行长征呢?
其实,这事并非为了壮大红军,而是基于全球战略的考量,说白了,就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。
上世纪30年代初,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搞起了法西斯,一心想着要打仗。那时候,不光是苏联,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感受到了战争的威胁。
但是,跟其他欧洲国家比起来,苏联可不光是在西边有麻烦,东边也有威胁,那就是日本。
1931年那会儿,日本在咱们中国东北搞了个九一八事变,把东北给霸占了,这样一来,苏联在远东那边就感到不安全了。没办法,苏联只好在远东增派了好多军队,来防着日本的威胁。
因此,苏联被东线和西线的双重压力压得喘不过气,斯大林只好把宝押在中国红军身上,盼着他们能挑起抗击日军的大梁,给苏联减轻东边的负担。
所以,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其实挺盼着中国红军能越来越强大。可眼下,红军却要离开他们好不容易建起来的中央苏区,踏上一场不知道结果的艰难长征,这事儿肯定不是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心里乐意见到的。
不过,红军得按自己的路子来发展,不能光顾着给苏联“解围”,就把自己逼到绝境。因此,中央红军最终还是选择了踏上长征的征途。
这事儿也说到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交往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,多亏了共产国际的帮忙。后来它的发展,也得了共产国际的不少助力。不过呢,共产国际后来越来越想掌控一切,而且对中国的情况也不太懂,结果就做出了一些对中国共产党不好的决定。
这些事情慢慢地遭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广泛反对,特别是毛主席在遵义会议上重掌大权后,他决定走一条自力更生的道路。这样一来,中国共产党才慢慢摆脱了共产国际的束缚,找到了一条真正符合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发展路径。
(参考的书有:《长征的故事》《文史小百科》还有讲《毛泽东和斯大林的事儿》)
#百家说史# #6月发文冲刺# 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倍悦网-股票怎样杠杆-正规配资平台官方-a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